驻马店网讯(记者 郭建光)古风新韵总相宜,一笔一刀皆传情。麦草画是以麦秸秆为造型原料,和剪纸、布贴一样,属于剪贴艺术。以烙铁为画笔,将秸秆熨烫着色,需经过熏、绘、刻、烫、贴等二十多道复杂工艺,一点一点粘贴完成,麦草画自诞生之日起,就注定了它只能是一种“慢工”的手艺活。
点“麦”为金,以案为家。对于袁月英来说,如何将一根普通的麦草幻化作栩栩如生的图画,不仅考验着制作者的脑力、笔力、体力,更考验着创作者的绘画功底与审美情趣。转眼千年,回望六月的平原,无尽的麦穗阳光下带着露珠熠熠生辉。搭载着精湛的技艺,如今在袁月英的巧手之下,麦草画已成为可与汴绣、苏绣媲美的工艺精品,从而登堂入室,成为点缀人们高质量生活的最爱。
收获过后,精心收藏的麦秆齐刷刷在储物间内等待,等待着大门再一次打开,等待着它们的高光时刻。对袁月英而言,麦秆不再是烧锅的燃料,而是激发她创作欲望的一团火苗,从而让她善于捕捉自然之美、生活之美,融入国画、版画、烙画、雕刻、刺绣等诸多传统艺术表现技法,赋予画面丰富的深浅、浓淡及明暗变化。其制作的麦草画内容取材广泛,上至帝王将相、流云飞月;下至庶人百姓、花草虫鱼,形象表现不拘一格,形神兼备,栩栩如生。袁月英以梁祝文化为素材,制作的麦草画作品,捧回河南省第三届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一等奖、中国专利博览会金奖等金灿灿的烫金证书。